当你老了以后,你愿意整天待在家里看看书,还是出去旅游,哪个比较好?
每每之前想象的事,可到了一定年龄段,却都是大相径庭的。
提起童真之年的美好愿望,至今脑海里都非常清晰。
天真烂漫的童年,是在山青水秀的老家度过的。我的老家在长江的支流,汉江南岸,肥沃的土地在汉江水的滋润下,家乡的春夏,永远都是郁郁葱葱。勤劳的祖祖辈辈在这片感情深厚的土地上自给自足。过着平静而又安逸的生活。
上世纪七十年代,刚满六岁的我就进了学堂。教室就是一个被闲置下来的公共庙。书包是,用一块旧布缝制而成的,里面就只有唯一的两本课本书。教室里大概有二十来个与我差不多年龄的孩子,只有一个老师教我们。
当然,不久之后就进了我们老家那里的正规小学,正式的踏上学习成长的阶段,开启了学生时代的时光。
也不知在小学几年级,迎来了第一堂作文课。命题作文,那叫一个记忆深刻哦。
至今都记忆犹新,左手扶着纸,右手拿着笔的我,一堂课过了大半时间,挠破脑壳,连一个头,都没得起呀。
实在熬不住了,就看了邻桌的本子:“哇,写了这么多耶。”
我惊奇地问道:“你怎么这会写呀?”
答曰:“我看了几本课外书籍的。”
惊奇还可以升级的,我睁大眼睛:“你家有小说书?”
“嗯,有几本,我都看了的。”
“怪不得你这会写。”我羡慕死了。
后来,我有幸读了小说《青春之歌》,《红岩》,《三辈儿》仅此三部。
因此,自从读了这三部长篇小说之后,就非常渴望有课外书籍看。
说起童年的家乡,闭塞的村庄。能有一本残缺破损的小说书,那都是宝贝。我仅看过的这三本书,都是一目十行看完的,因为书的主人,每天都不停的催促,要我早点归还。
后来,我知道了有“图书馆”这么一个名称,我想,这一定是书的海洋。
这个时间段,这个年少的我,就有了一个最原始,最单纯,最美好的愿望,那就是,将来的自己,能在“图书馆”做一名图书馆的管理员,那该多好啊。可以博览群书,大饱眼福了。
一恍一眨眼的功夫,童年不见了。
那个梦想做一名图书管理员的愿望被岁月一键删除了,哪里还能备份还原?
高考之后,读懂了“名落孙山”的含义。于是,随着潮流的队伍,所谓的“成家立业”了。
从此,我带着泥土的芳香,来到江城流浪。好个大都市的繁闹,钧不与我相干。每天的忙忙碌碌,早起晚归。如今的996,人们狂叫着遭罪,可怜当初的我们,却羡慕都来不及呀。正值青壮年的我,每天早上八点到岗,晚上12点还奋斗在车间的第一线。天天如此,月月相同,没假没节。外加些微薪水。
这个年龄段的我,多么渴望来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,把疲惫甩在脑后,把烦恼抛在旅途,让身心舒畅,让灵魂透气。
然后,去饱浴天然温泉,翻到山的那一面看看,是否还要去亲睹长城的壮观,再去故宫转转。
还有第二日,来个早起,到雄伟的天安门广场,看五星红旗庄严升起,然后给人民英雄纪念碑庄重的叩头敬礼!
现如今,已是步伐蹒跚的我,曾经的梦想,已进入文档,偶尔的闲暇之余,是否还会打开浏览。往后的岁月,可否能将它复制粘贴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