姥爷和沈知非的爷爷是当地教育局的同事,多少年的老交情。
原先老教育局宿舍大院拆除以后,左邻右舍搬进教育局宿舍小区,又继续当邻居。
母亲和沈知非的父亲自小相识。
而我的父亲和沈知非的父亲是下乡插队的时候认识的,他们是分到同一个知青点的知青。
后来,沈知非的父亲被推荐上大学,毕业后进了***工作,两人断了联系。
父亲则是等到知青返城的政策出来后,才回到江城,经人介绍和母亲相识结婚,和沈知非的父亲重拾友谊。
因此,两家的情谊很不一般。
我出生后,就和沈知非定了娃娃亲。
双方父母工作繁忙,我在姥爷家长大,沈知非在他爷爷家长大。
也可以说,我是跟在沈知非后面长大的。
我的名字都是随着他取的。
沈知非的爸爸在***工作,所以给他取名知非,寓意自我反思,明辨是非。
过两年,我出世,因两家关系亲密,长辈们商量后,给我取名明雅,寓意心地光明,娴静优雅。
沈知非聪明,他小学就连跳两级。
母亲要强,她从小就争强好胜,所以与沈知非的父亲青梅竹马长大,但做不成夫妻。
因此,我也被母亲逼着跳级。
父亲是不赞成这样揠苗助长的教育方法,可惜他在家里没有发言权。
索性上了初中后,沈家考虑到沈知非再跳级,和身边的同学有年龄差,不好交朋友,不许他再跳级,我才从各种家教培训班里解脱出来。
不过那时,母亲因工作积劳成疾,倒在了讲台上,再也没能站起来。
我高一时,沈知非高三。
得知沈知非的目标院校是清北,我通常痛并快乐着熬夜学习,然后第二天上学的路上,在沈知非的自行车后座打着瞌睡。
我们比同龄人上学早,又跳级,上高中时,谈恋爱这个话题与我们无关。
有女生见我们关系亲密,让我帮忙给沈知非递情书,得知沈知非的年龄比她们要小三岁,深觉自己禽兽,紧急撤回数封情书。
我是等到上大学的时候,人长开了些,有了点姑娘样,身边才零星出现几个追求者。
每次表白者都恰好被来学校看我的沈知非吓跑。
沈知非在邻校读研。
我们的青春算不得亲密无间,但也从没有第三个人,直到芽妹的出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