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5
对于能源部的邀请,王洪成一点都不放在心上。
经过副局长事件,他的表演已经得到了升华。
以前的表演都只是随意点火,那一次直接用上了障眼法。
他在前方吸引局长和媒体注意,自己老婆偷偷换掉铝罐。
因此,灌进副局长车里的液体,其实是真的汽油。
车子之所以能正常使用,全靠油品好。
这件事情,王洪成得出一个非常有用的经验。
饿死胆小的,撑死胆大的。
只要敢忽悠,便再无难事。
胆子越大,忽悠的底气就越足。
经过长时间的磨炼,王洪成的脸皮和忽悠技术都非常出彩。
当着公安局副局长和众多媒体摄像机,都可以随意变换,应对自如。
在哈尔滨能吃得开,王洪成觉得到了北京也一样。
洒洒水啦。
1984年6月,王洪成在众人的簇拥下,登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。
这个时候,他的“水变油”技术,已经传遍的大江南北,几乎可以说是,妇孺皆知。
哈尔滨市政府,完全把他当成宝贝疙瘩。
千万个不愿意把他送上了火车,转头就要求能源部一定不能怠慢他。
事实上,北京对王洪成的安排已经是超高规格了。
最好的生活和实验条件。
出入还有国安部的专职人员跟随保护。
只要王洪成提出的要求,尽数满足。
王洪成也没客气,直接要求建造一个大的储水池。
因为,他深知在北京这里人生路不熟,油水分层的小把戏很难把事情糊弄过去。
如果直接在储水池开搞,范围太大,容易露馅。
把水装到瓶子里,在瓶子里动手脚,就简单多了。
他没有一次性把储水池的水都变成油。
而是搞了一个大桶水出来,加入“母液”后,再用一个啤酒瓶装了满满一瓶。
往啤酒瓶上点火,成功燃烧。
王洪成再一次证明了“水变油”技术,童叟无欺,杠杠滴。
然而,瓶子上的火还没有熄灭,就有人给他送上一份惊喜。
“我们想研究剩下的液体……”
这句话,对王洪成来说,犹如晴天霹雳。
要知道,啤酒瓶之所以能燃烧,全靠他提前加了足够的汽油。
研究剩下的液体,那不就等于露馅了吗?
第一次遇到这种问题,王洪成脑瓜子嗡嗡作响。
呸!
哪里有人直接研究别人的东西的,玩不起就不要哦玩。
城市人的世界太复杂。
王洪成觉得情况不对,打算开溜。
趁着工作人员复核实验结果和收集数据的时候,他便脚底抹油,溜之大吉了。
结果,还没到火车站,就被国安部的专职人员弄了回去。
芭比Q了。
王洪成心中哀嚎,这下完犊子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