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海却说,自己明明是沿着墙壁走的,不知道怎么回事,没有经过那个空角落,而是直接到了张尧那里。
“不可能!”梁龙走到袁海出发的地方,比划着说:“你肯定走着走着就离开墙边走到屋子中间去了。”
“你是太紧张了吧。”冯一宽慰袁海:“放轻松点,咱们玩这灵异游戏,不都提前做好了心理建设么,别还没咋的,就自己把自己吓坏了。”
冯一言下之意也认为是袁海在紧张的情绪下,黑暗中认知和记忆出现了偏差。袁海听他们这么说,自己都不确定了。
张尧在旁边没有发表意见,梁龙看他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,开玩笑问他是不是被袁海那一声吼吓走了魂,张尧没回答,面无表情地说:“咱们继续吧。”
玩四角游戏最早就是张尧提出来的,他重新“振作”,提议大家继续,也算是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。
有了刚才的教训,他们约定,走路时必须用手摸着墙壁,确保是沿着墙壁走的,不会再出现走对角线的情况。
游戏重新开始,四人分别站立在四个角落,这次让袁海先走,他从A处出发,顺利地在B处拍到了张尧。
轮到冯一时,走到A角落发出第一声咳嗽,完成了一轮,尔后走向B角落拍袁海的背,开始新的一轮。
就这样,一圈又一圈,房间里有节奏地响着咳嗽声,没再发生什么意外。
不知过了多久,梁龙问:“咱们要走到什么时候?”
冯一说:“是啊,好无聊。”
袁海小声道:“无聊点好,证明这游戏没什么特别之处,咱们早点回去。”
冯一道:“切,你们之前可不是这么讲的,都说要来看一看那个凭空多出的人。”
梁龙说:“张尧,你组织的,你说什么时候走。”
张尧没有回答。
梁龙又喊了声:“张尧?”
“开灯!”是张尧的声音。
“不玩了?”冯一疑惑地问。
“快开灯。”张尧的声音有些急促,房间里的氛围顿时紧张起来。
几秒钟后,灯亮了。
玩四角游戏,正常情况下,第一个人出发的角落A始终是空的,每一轮的最后一环,都是D角落里的人走到A处咳嗽,然后走到B处。
游戏刚开始时,大家的方位感还比较强,可随着转圈越来越多,慢慢也就不那么敏锐了,完全是机械地沿着墙壁走,碰着人了就拍一下,走到空角落就咳嗽一下。
但有心人还是能从咳嗽声发出的方位,来判定自己当前走到哪一角落了。
张尧就是个有心人,他一直在关注,所以始终知道自己的位置。刚才,他站在B处,他的上一个人袁海应该是从D处走到空着的A处,发出咳嗽,再走到他这来拍他。
这期间,他们三人在说话,给房间里增加了干扰声音,也打乱了张尧的注意力,所以,当张尧感受到身后有人拍自己时,就条件反射地向C处走,可刚走几步,他猛然反应过来,方才似乎没听到袁海的咳嗽声。
灯亮后,房里四人的站位如下图模样。
那三人还没反应过来,只听张尧质问袁海:“你怎么在A点站着?那里应该是空的。”
这话一出,袁海的脸唰的一下就白了,支吾着说:“我刚才走到这里有人啊,我还拍了他……”
“人呢?”冯一望着空着的B角,又问张尧:“你是被人拍了才走的?”
事情再明白不过了,袁海走到本应是空着的A角,拍到一个“人”,这个“人”沿墙壁走到B角拍了张尧,张尧条件反射地往C角走,途中反应过来让开灯。
他们玩四角游戏,真的碰到了“多出一个人”的情况。只不过,灯亮后,那“人”就不见了,剩下空空的B角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