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人打开车门上车坐下,车里还有两个人,其中一人国字脸,身材壮实坐在后座,另一人坐在司机位置。
矮胖子坐好后,对着国字脸低声说:“秦哥,这两人进去没多久就走了,估计也没找到啥。”
那个叫秦哥的人听了,没有做声,手里拿了一个打火机来回摆弄,似在盘算着什么。
良久,秦哥停了手中的动作,说道:“既然还有其他人盯上了这事,那就拖不得,稍不留神,被别人抢了先,咱们汤都喝不到。那老头有个宝贝孙子,说不得,只好请他一起喝杯茶了。”
说着,嘴角扯出一丝奸笑,继续旋转手里的打火机。
赵连奇和李青青两人打车回了成都。李青青嘴馋,强拉了赵连奇吃火锅,李青青湖北人不怕辣,吃得津津有味。赵连奇可就受了罪,火锅闻着香,不吃抵受不住,吃了几口,嘴里胃里的辣劲搅得他坐立不安。李青青见了赵连奇的狼狈样,笑得接不上气:“你这北方汉子,也不咋样嘛,哈哈……”。
回到酒店,赵连奇在厕所里蹲了半个小时,才慢慢缓过来,心想再也不敢吃火锅了,得留条命回学校。
他慢慢走到床边,脱了鞋袜躺上床,回想着钟大爷的话。空手而归是意料中的事,但钟大爷提到的那三个寻宝人却是什么来头?想找笔记本,肯定是冲着羿彤弓而来,三星堆雕画的细节并未对外公布,那几人是如何知道羿彤弓的事?
思索半晌,毫无头绪,心想不如打电话给李城问问,也向他汇报下今天的拜访情况。于是从裤兜里掏出电话,拨通了李城的号码。
李城听了两人今天的遭遇,并不意外。三个寻宝人,他也不知其来路,思索了一会说:
“因为风险极大,寻宝人行规里有这么一条,每次寻宝,详情都会留下记录,一是为方便家属搜寻,二是如果出现意外,也为后人留下线索。我推测,钟大爷祖上的笔记本肯定存在,但是否在钟大爷手里就说不准。那三人直接冲笔记本而来,估计他们的身份跟其他寻宝人有密切关联,不是后人就是徒子徒孙。”
赵连奇翻身坐起,问:“那他们找到钟大爷,多半也是从其他寻宝人的笔记得到的信息吧?”
“嗯,极有可能。”
“那他们是如何知道羿彤弓的事?”
“那倒不一定,寻宝人未必知道他们要找的是什么,羿彤弓也只是我们从多方信息作出的推测。”
赵连奇若有所思,谢过李城后,挂断电话,在心里把目前搜集到的线索捋了一遍。
第一、三星堆雕画明确了后羿射日与古蜀文化的关联,亦说明羿彤弓藏在古蜀领地范围内;
第二、羿彤弓藏身处是三面森林围住的一座山;
第三、前朝寻宝人后代在崇州落脚,进一步验证了羿彤弓下落,且把范围缩小到崇州方圆一百公里内;
第四、寻宝人来找钟大爷,说明钟大爷祖上的笔记比他们手里的有更多关键信息;
第五、前朝寻宝人数人一起神奇下落不明,说明不是生病或其他意外,应该是寻宝过程中死亡,藏宝之地恐怕危机重重。
综合以上信息,虽可得知羿彤弓藏身处应在崇州市周边的一座山里,但崇州市周边光能
叫得出名字的山就有十几座,再加上众多无名山峦,不可能逐一搜寻。
看来事情的关键,还得从钟大爷着手,赵连奇打定主意,需找个机会再次上门拜访钟大爷。
接下来两天,赵连奇和李青青都和李城呆在一起。趁此机会,两人好好恶补了古蜀文化,还前往广汉参观了三星堆博物馆。
博物馆内各种造型奇特,工艺精巧的出土文物让两人啧啧称奇。
游览半晌,李青青指这一座石雕发问:“这人怎么眼睛都伸出眼眶这么长了,活像个怪物。”
赵连奇对古蜀文化已有相当了解,低声训斥道:“瞎说什么,这是蜀王,名叫蚕丛,人家眼睛大,雕像只是有些夸张。”
听到训斥,李青青有些恼怒,悄悄伸手扭赵连奇小臂。赵连奇吃痛,不好意思喊叫,龇牙咧嘴地看着李青青,李青青瘪了嘴昂头走开。
这边赵连奇、李青青和李城正一起吃晚饭。正谈笑间,赵连奇电话响起,他掏出手机接了电话。
李青青和李城见赵连奇脸色越来越沉,都停下手中的筷子,直勾勾望着他。
赵连奇对着电话说了声:“你别急,我们一起想办法”,随即挂断。抬起头看着两人,一字一顿地说:“钟大爷手里的笔记被那几个寻宝人拿走了。”
李城皱了眉头,不住摇头,李青青却大呼小叫:“那怎么办?报警把。”
赵连奇摆手说:“钟大爷不想报警,怕那几人再去找他孙子麻烦。”
几人商议一阵,决定还是要见见钟大爷,了解具体情况。
李城道:“事不宜迟,我们马上过去,看是不是还有补救的办法。”
三人开了李城的车,连夜赶往姚家沟。
赵连奇敲开钟大爷家门,小钟此时已到家。钟大爷不愿孙子牵扯进来,谎称是故人来访,找了个理由,支开小钟,让他回屋睡觉。
随即招呼三人坐下,原原本本把下午发生的事说了一遍。
原来,周五下午,钟大爷照例买好了菜,在家等孙子回来。约莫下午三、四点钟,门口传来敲门声,钟大爷微微一怔,心想孙子今天怎么回来得早些。
开了门,却见门口站着一人,正是寻宝人秦哥,钟大爷的笑意僵在脸上…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