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
我拒绝了皇帝赐予的伯爵之位和所有荣华富贵。
我也谢绝了所有上门说媒之人。
京城这个名利场,于我而言,除了伤痛,再无其他。
我将朝廷的赏赐,连同将军府的所有家产,全部变卖。
然后,用这笔钱,成立了一个以夫君名字命名的抚恤基金。
“长卫基金。”
它专门用于照料那些像夫君一样,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遗孤和家眷。
做完这一切,我带着阿尘和心灰意冷的婆母,离开了京城。
我们回到了夫君的故乡,一个远离所有纷争的江南小镇。
这里有小桥流水,有白墙黛瓦。
回到故土,婆母的心结似乎解开了一些,她不再整日以泪洗面,但我们之间的交流,依旧很少。
我知道,有些伤痕,需要用一生去抚平。
我没有让阿尘活在仇恨里。
我亲自教他读书,教他习武,教他顾家的枪法。
我告诉他:“你的父亲是英雄,他用生命换来了这片土地的太平。”
“我们要做的是守护这份太平,而不是被仇恨束缚住双脚。”
阿尘很懂事,他把所有悲伤都藏在心里,拼命地学习,拼命地成长。
数年过去,阿尘长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翩翩少年。
他不再是那个被仇恨和误解蒙蔽双眼的孩子。
他看我的眼神里,充满了理解,敬爱,还有深深的依恋。
那道横亘在我们母子之间的伤痕,终于被岁月温柔地抹平。
及冠那年,我将顾家的枪法秘籍和所有兵书都交给了他。
我以为他会选择继承父志,投身军旅。
但他最终,选择了从文。
他考取了功名,成为了一名地方官员。
他对我说:“娘,父亲用武力守护了大周的边疆,孩儿想用笔墨和仁政,守护大周的百姓。”
他用另一种方式,守护着他父亲的信念。
我终身未再嫁。
就在江南的那个种满了梅林的小院里,我安静地生活着。
闲暇时,我会坐在梅树下,为夫君弹起他生前最爱听的曲子。
风吹过梅林,沙沙作响,就好像他依然安静地卧在我身边,打着响鼻应和。
我的内心,平静得再无一丝波澜。
故事的最后,是许多年后的一个冬日。
我已年迈,坐在院中的摇椅上,身上盖着厚厚的毯子。
我看着远方的天空,有一行大雁正努力地向南飞去。
我的一生,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牺牲与悲剧。
但最终,我守护了所有我想守护的人。
我用我自己的孤独,换来了他们的安宁与成长。
我想,这便是我对夫君,最后的承诺。